上次回診,我的精神科醫師問我,有沒有打算要把簽病主法的過程寫下來?
她知道我偶爾會在批踢踢各版發文,也看過我的文章。我想了一下要po在哪裡,最後決定po在批踢踢婚姻版畢竟這是夫妻一起做的事,也牽涉到兩代。

先點此預習一下什麼是《病主法》,常見的Q&A
《病主法》的通過,不只實質上以法律保障了病人的自主權利,也保障了醫療團隊不會被家屬告,這是它跟DNR最大的不同。因為DNR實行上若遭受家屬干預,醫療人員還是只能以家屬意見為準。只有病人本人有權決定自己的生死,家屬不得干涉,這就是病主法的核心意義。

以下正文:

今年1月,台灣病人自主權利法正式上路。我剛好於今年3月懷孕,跟我先生在9月完婚。我們是前年底開始交往,雙方皆已年過而立。婚前我就跟先生說好,我希望婚後能盡快簽下病主法。

會想到簽這個,主要原因有四:

文章標籤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婚期將近,由於婚宴上沒請樂隊,就在Youtube找想唱的歌做成卡啦OK。麻煩的是,剛好我和家人要唱的歌都是英文歌,其中兩首的影片沒有中文字幕,必須自己想辦法加上去。

雖然可以直接用Youtube製作字幕,但下載時會發現字幕檔跟影片是分開來的,所以還得用其他方法把他們結合在一起。

試了幾種做法後,目前找到最快速的加字幕方法,流程如下:
1. 先用Youtube的創作者工作室做好字幕。方法非常簡單,這邊有影片教學
2. 用買噹噹網站把影片下載下來。這樣現場播放時,就算遇上連線問題也可以觀看。
3. 用dbxdb網站把你製作的Youtube字幕下載下來。方法可看此
4. 下載之後,把檔名改為.srt結尾,用筆記本程式打開檔案,確認文字無誤(有被dbxdb網站植入的多餘文字可以直接刪掉)。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臺鐵列車上發生的刺警案,讓精神科病友如何持續治療的問題再度浮上檯面。嫌犯據傳是躁鬱症,輿論地圖砲毫不留情地掃了起來。雖然感到遺憾,但我可以理解社會大眾會有如此的反應。

我本身是躁鬱症患者,多年來持續服藥,控制病情,已經穩定多年。不僅即將踏入婚姻,也準備迎接生命中的第一個孩子。對我來說,藥物治療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很坦然地接受它,至今過著與常人無異的日子。

很多人看待精神病患傷害他人這件事,把重點放在「精神疾病可以用作逃避死刑的藉口」,問題是,我們哪一個患病的人,會以「殺人不用負責」為理由,自願患病呢?至少我患病之初,從來沒想過這樣的事情。重點應該放在思考如何建立有效的制度,協助病友配合治療,並給病友家屬足夠的心理支援。

有網友認為,應該立專法強制慢性精神病患就醫服藥。我個人是覺得,立專法或許是可以考慮的方向,我不否認精神病友是社會上需要特別照顧的一群;我認識的精神病友,沒有一個求學、求職路不坎坷的。

為什麼讓病友持續治療這麼困難?

原因無他,如果各位看過《我們與惡的距離》,就會知道,在治療過程中,病人會變成什麼樣子。「錐體外徑症候群」是很常見的抗精神病藥物副作用(治療躁鬱症/思覺失調症),光這項就已經讓人無法再成為正常人,遑論正常生活。至於吃了鋰鹽會變怎樣,真的吃過就知道,沒吃過的人再怎樣解釋都很難體會。

沒有正常的生活、正常的工作,錢從何來?沒有錢,連醫院都不必看了。為什麼我直到今天能持續服藥,並不是因為我特別厲害,特別有責任感,而是因為治療初期,我的家人能提供我經濟援助,直到我撐過被副作用及病情控制的那些年。

文章標籤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過這種經驗:在外頭使用手機時,用Google語音搜尋,對著手機講話,此時Google姊忽然振振有詞,大聲地把搜尋結果嘰哩呱啦講出來,場面真的有點尷尬!

我之前一直搞不懂要去哪裡把這個功能取消掉,好在最後還是被我發現了。有同樣困擾的朋友請往下看步驟:

 

1. 先找到設定畫面,裡面有個「Google服務與偏好設定」

2F24C232-3AA1-4C93-AD11-D990A830B6DD.jpeg

 

2. 進去之後,選「搜尋、Google助理和Voice」 

文章標籤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年8月(目前是2018.12),跟阿賢說好要來備孕。我們還沒結婚,預定明年,但也還不確定日子。不過,我們已經談好要婚前就備孕,降低婚後再來懷孕的壓力。我本身是多囊性卵巢,已滿33歲。長期吃抗精神病藥物(帝拔癲),這款藥有可能造成不孕,且會阻斷葉酸,所以必須每日額外補充營養品。男方經過確認一切正常。在連續吃三個月的排卵藥,有排卵卻未懷孕後,醫師決定安排輸卵管攝影。

護理師遞了一式兩份的檢查同意書給我,醫師交待說有些人做完會覺得下腹部不適,但基本上就是像月經痛那樣而已。為了以防萬一,必須要有家屬陪同。另外開給我止痛藥,要我在檢查前的一個小時吃。切結書上有特別提醒要穿寬鬆裙子,但沒提到要準備棉墊或穿深色內褲,也沒有說要先排尿再檢查。於是我算準在MC開始的第10天掛號,請我媽陪我報到。

我有先上網查過資料,似乎每個人痛感不一,有些人覺得非常痛,有些人沒感覺。我是在台南新樓做檢查,有健保補助,醫藥費加掛號再加部份負擔,總共478元。全程沒人問我要不要用拋棄式器具、自費顯影劑或自費打麻醉,沒有換X光檢查袍,就只是脫下內褲,像一般做內診那樣。不過護理師倒是有先叫我們借一把輪椅,推到診間門口,讓我有點擔心,到底是有多痛?

上了檢查台,兩腳開開,醫師上工了。一開始放鴨嘴鉗沒什麼感覺,過程中我多半在顧著自己深呼吸,沒有去想醫師在做什麼,她也沒特別提,倒是有感覺醫師用棉棒在陰道輕拍塗上優碘。之後她放管子進去,我開始有強烈的不適感,又酸、又脹、又痛,像是劇烈的肚子痛,想拉肚子那樣。因為實在太難受了,忍不住喊叫出來,持續大概七秒。

醫師弄好後,連同護理師退出檢查室,要我先休息一下再出來。我不太確定是不是醫師覺得這個檢查不會多痛,所以全程沒有跟護理師一起給我秀秀、加油、要我放鬆,比較像是平淡地看著這一切的發生....不過或許也因此,我沒有太緊張,但仍然感覺很不舒服、很痛苦,痛到臉色發白,有點暈眩。

約莫兩分鐘後,我問醫師能否下來,他們說可以,有另一名護理師過來關心我,我看地上好像沒有血,就直接把內褲穿上,走到輪椅那坐下,由老媽推我到地下室照X光。

由於管子塞在裡頭,我整個難受到有點想吐,呼吸不順,持續性的腹部不適,但還是很努力想要轉移注意力。好不容易進了X光檢查室,護理師要我慢慢躺在台子上。我覺得蠻妙的是,他們完全沒要我穿檢查袍,也沒問我身上是否有金屬,我就只是穿著原本的衣著躺上去。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會起意寫這個主題,是因為看到笨板出現一篇文章:《以為朋友要自殺了》,覺得這件事可以好好談一談。

一般常見的自殺防治文章,主要出自專業醫療人士之手。理論上是那樣,但若真正遇到狀況,是可行的嗎?

這篇文章,就是以一個「屢次自殺卻僥倖存活」的過來人身份,來說明患病當年,我的照護者是用了什麼方法,陪伴我渡過難關。我的照護者在當時並沒有太多相關資訊可以參考,但他的陪伴方式卻與當今宣導的作法不謀而合,也證實有用。

本文主要是寫給有意願幫助病友的照護者,讓他們知道怎樣做比較能妥善照顧到病友。如果你是想自殺的病友本人,但缺乏照顧者,請直接看本文的最後一段。


身心症病友難免有狀況極差、尋死意念強烈的時候。包括我自己也曾發生過,而且困擾我非常久。約莫5、6歲開始,就屢次出現自殺念頭,包括想跳樓、嘗試閉氣、企圖衝撞汽車等。我實在也不知何以如此,難道真有輪迴之說,是上輩子種下的因?不過這不在本篇的討論範圍。

如果不談我自己的那種特殊狀況,我認為一個人最終執行自殺,往往出自以下幾種原因:1. 出現壓垮最後一根稻草的事件;2. 長期被漠視、缺乏人際支持、遭到不合理對待;3. 病得太久或太重,失去生存欲望,或病程太過痛苦,以致無法負荷。

我們可以從原因反推回去,了解「怎樣可以避免一個人自殺」。有興趣者請拉到下面的解析。

文章標籤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次回診,我的精神科醫師和我討論了一件事。他認為我讓自己陷入「開始一項計畫後沒多久就放棄」的慣性模式,例如進入職場後沒多久就辭職、開創事業後不到一年就收攤。他要我好好思考,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有沒有什麼方法能避免這個問題一而再、再而三發生。
返家後想了一下,覺得也許是我從小就耐性不足。幼年我不喜歡吃薯條,原因是我沒耐性把一包小薯吃完。父母送我去上才藝課,出於自己沒什麼興趣,總是學兩三天就放棄。長大後,憂鬱症的那段期間,可能沒耐性活下去,好幾次試圖登出人生online。
我決定去書店,找找看有沒有可以幫助我的書。當時我看到一本叫做《恆毅力》的書,被膠膜封住,無法試閱,但光看封面介紹,還蠻吸引我的,似乎可以幫助我提昇恆心與毅力。這樣,或許我就比較能持續做好一件事了吧!
然而整本書看完後,我感到十分失望。全書的重點就在「IQ不是決定成功的關鍵,恆毅力才是」。作者採訪了許多「成功人士」,都是恆毅力十足的典範。她強調恆毅力不足不僅容易招致失敗,還會造成身心疾病,彷彿從此就會不幸。
書中還說到,父母的教養會決定一個人成年後是否有恆毅力,採用放任、不支持、忽略態度的父母,無法期待孩子未來能擁有恆毅力。只有嚴格又給予支持的父母,才能教出有恆毅力的孩子。
這麼說,像我爸媽一向是採取放牛吃草的態度,我就註定缺乏恆毅力,註定失敗、註定不幸?全世界能有多少父母知道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才是「對的」,假如這些成功人士真的都擁有這麼傑出的父母,那也只能說是他們很幸運。在作者提出的前提下,我能指望她「指點迷津」,解救像我這樣恆毅力分數低到悲劇的人嗎?
無論如何,我還是想給作者一個機會,看看她到底有什麼神奇的方法,來教我突破障礙。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也許您已四處尋訪可以指引方向的明師,
也許您已嘗試各種能夠指點迷津的管道。

但會不會有時候,除了得到答案外,您還希望有個地方,
能給您溫馨、舒服的感覺,讓您得以安心訴說遭遇到的困難,得到支持與鼓勵?

三葉草舒心坊坊主將用塔羅談心的方式,
與您一同找出生命關卡的終極因素。

 

文章標籤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好,我是斐喬。

我曾罹患躁鬱症長達六年,大學換了3所學校,花了10年才畢業。
儘管犧牲了大好年華在躁鬱症的風浪中起伏,但我越來越相信,關懷身心症病友已經成了我的使命。
去年,我在臉書成立了「三葉草身心症關懷園地」,
這個小小園地有人數限制及審核機制,且管理嚴謹、周密。
病友們在裡面,可以安心地傾吐心事,相互安慰。

文章標籤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手工皂,斐喬覺得糾結在pH值似乎意義不大,因為只要是配方無誤、製作順利的皂,都是可以安全使用的,所以它應該是最不需要擔心的部份,要擔心的,恐怕是是否有傷害肌膚的殘鹼,或部份可能對肌膚造成傷害的添加物。但為何還要整理這樣一大篇出來?主要是因為國內皂圈對pH值的說法,風向似乎有點亂。我無力「撥亂反正」(這是不可能的,再怎樣我也無法保證自己提供的資料100%正確),但如果能引用一些外文資料來當作參考也不錯。這邊整理的資料來源主要取自網路,本人亦無親自參與驗證過程,僅供參考。然而會整理在這邊,是因為筆者認為有一定的可信度,並非憑空捏造、毫無價值。如有任何質疑,或認為文章中有疏漏、謬誤之處,歡迎提出指正~謝謝!

// 工商時間
我的工作室:三葉草舒心工作坊
有催眠、塔羅談心、抒壓按摩、晶礦飾品設計....等,歡迎來玩~
 

 


pH 10,甚至超過pH 10,似乎不是我們預期中手工皂晾了一個月後該有的pH值,超過pH 10就是強鹼了。儘管曾聽說「手工皂都是pH 8-9的弱鹼性」、「手工皂比非手工皂鹼性更低更安全」,但是您用了很久的手工皂,會不會其實是超過pH 9,甚至是pH 10的呢?

文章標籤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