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貓的囈語 (9)
- Nov 09 Fri 2018 02:16
人生,向前走就對了
- Aug 17 Wed 2016 21:29
回應:藝術會有好壞之分嗎?
之前常有朋友(我多半的朋友都未涉足藝術)問我:「藝術會有好壞之分嗎?」其實我想說的是:當然會有,只要有足夠的敏銳度就判斷得出來,而敏銳度是可以訓練的。
就以食物做比喻好了。有些人喜歡吃肉燥飯、也喜歡吃義大利麵,有些人可能只愛吃某一項,這是個人愛惡的問題。以肉燥飯來說,一般人應該都分得出「好吃的肉燥飯」跟「令人做噁的肉燥飯」。而要從「好吃的肉燥飯」中再去細分,那就要吃過很多很多不同店家做出來的肉燥飯才分得出來,不過其中當然也會夾纏個人好惡,比如有些人愛吃偏甜一點的,有些人愛吃肥肉多一點的,但基本上都在「好吃」的範疇。
但這個簡單的道理,套用在藝術上就很妙了;藝術似乎有某種先天優勢、有某種不可思議的特權,即便是很糟糕的藝術品,也無法像其他領域的東西一樣能被公平論斷。難吃的肉燥飯拿到五星級餐廳的飯桌上會變得比較好吃嗎?絕對不會。那難看的作品放到北美館會變得比較好看嗎?當然也不會,但在一般觀展者的意識中以為會。再者,若是被藝評家、策展者包裝一番,價值肯定又水漲船高。
「品味」這個詞,在這個年代彷彿有種負面意涵,常被人解讀成是「附庸風雅」的一種形式。對外人說自己「很有品味」,就像在講笑話一樣。我認為恐怕是藝術界的亂象令這個詞增添了負面觀感,因為「附庸風雅」者大有人在,而真正能看出作品孰優孰劣者往往低調,願意對外發表意見者甚少。
然後我們看到了很多市府搞出來的恐怖設計圖,看到了很多莫名其妙的特展,看到了很多咬文嚼字、不知所以然的藝評,卻又要期待民眾的美學素養有所提昇?大家還是吃自己愛吃的肉燥飯就好吧!
- May 06 Fri 2016 11:50
一個月SOHO感想
SOHO生活就這樣邁入一個月了。SOHO這個字,是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縮寫。我的工作崗位基本上離不開房間,就那兩張桌子:一個電腦桌(翻譯用),一個普通書桌(繪畫用)。
一個月其實還很短,能不能以此為生都還不知道。我認為SOHO的工作是真的蠻自由的,但不是一天到晚都能出去玩的自由,而是時間比較能自行安排的自由。假設今天,我過了中午才開始動工,可能就會熬夜把工作完成。
不瞞各位,昨天我翻完第四篇譯文時,已經來到凌晨兩點。但中間各種摸魚行為就不用說了,恐怕是有點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重點是『自律』)。目前還在研擬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畢竟醫師無法解決,所以有可能就是上網多看其他資深SOHO的說法,有必要時寫信詢問。
回想之前上班時,回到家真的什麼事都不想做,只想打開手機遊戲,痛快玩它幾個小時。結果變成除了上班以外,整個人都荒廢了。不要說做正經事,連畫畫也懶得動筆。我每天都會想:我能畫畫、英文也還可以,但怎麼就是沒辦法讓我找到,能同時發揮這兩項專長的工作呢?
前一份工作,已經可以說是我所能找到最滿意的了。環境優、同事佳、薪資不算太低(我個人覺得啦)、有公務員般的休假福利…這都已經夠滿足我了。但為什麼我要辭?歸根究底還是--工作內容實在讓我身心俱疲,從那次之後,我就非常了解自己不適合純業務性質的工作。
一直以來都有朋友跟我說:「妳可以試著做SOHO。」想歸想,但我總是回:「我爸媽一定不接受的啦。」沒想到辭職之後,也真是夠幸運,連續接了幾個案子,我忽然有錢賺、也有實務可做,爸媽也算是比較放心地讓我做下去。爸說:「只要妳平常有在做事就好。」我想,SOHO就是這麼一回事吧。
- Oct 19 Sun 2014 23:03
新的開始
報告一下近況。
辭掉補習班工作之後,我曾有一段時間致力於學習芳療、油壓按摩,甚至取得了美容證照。但因為免疫系統失調造成的反覆性關節炎越趨嚴重,只好放棄勞力工作,另謀出路。
媽媽提醒我可以看看職訓局有沒有開什麼適合我的課程。當時沒什麼方向,既然提議了,不如就看看。沒想到竟剛好有我很感興趣的課程--數位圖文傳播設計,而且學費全免,又能輔導考照、安排就業。其實我本來就希望能走向藝術之路,應用美術算是比較能餬口飯吃的。就算初期薪水不高,至少也是自己興趣之所在。以我現在這樣的年紀,不可能再去唸一所大學、讀設計科,所以這是一次很重要的機會,是我人生的轉捩點。
等待考試放榜是很緊張的,職訓局課程必須審核通過才能入學。後來看到榜單寫正取,我整個人興奮不已。
我本來就屬視覺型的人,這下子更是忙著每天要看一堆有美感的設計作品。除了老師上課教導電腦繪圖外(這位老師之前是教電腦補習班的,上課內容豐富、口條也很清楚),回到家也得看書練習,忙得不亦樂乎。
是說前陣子看了幾本關於尋找人生方向的書:《發現天賦之旅》、《這輩子,我最想做的事》、《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等,這些書都對我啟發良多,不知不覺竟也引領我步上正軌。
命運真的很有趣哪。生病時,了無生趣;痊癒後,感覺生命就像綻放的花朵,每天都有新鮮事。我是比同輩晚很多才起步,不過現在就只想好好努力,把握當下。未來如何,就留到未來再說吧!
- Apr 29 Mon 2013 03:06
關於體型歧視的一點小想法
轉貼自Allsharer新奇好笑影片
標題:穿著同樣的衣服,差距怎就那麼大捏
看到這張照片,有很多感觸…。
首先我要謝謝那些在底下留言、幫胖女生講話的網友。之前高捷事件,討論焦點往往模糊,變成是在嘲諷那女生的身材,說真的,當時看了還挺氣餒的。但由此篇留言來看,這社會還是有漸漸從體型歧視,轉向尊重個人特色,而且很多時候,還得要看是怎樣的人在發言。我也要學會不輕易受別人的言語刺激,因為那些人往往不值得我生氣。
就社會眼光來看,體型胖真的就是比較不好看,我在想,或許是跟時下流行的衣著樣式有關。一些非洲或印度服飾,其實就蠻適合體型豐腴的女性,只是在台灣,穿這些服飾走在路上會太引人注目。
- Oct 15 Mon 2012 01:20
對於靈魂轉生的一些想法
在胡思亂想了很久有關「輪迴的運作機制」後,剛剛終於想到一個比較可以說服自己的說法。事實上,為了「人為什麼到這個地球上?」「為什麼人要承受這麼多痛苦?」這類的問題,從小我就煩惱千百回了。我自己是個幸運的人,爸媽給我良好的環境和教育,不愁吃穿,而除了那幾年經歷的情緒問題讓我吃足苦頭外,基本上也沒什麼不幸的事發生。但這世界,打開電視、翻開歷史,總是看到一堆令人痛心不已的天災人禍,而很多的人禍也往往是起始於一個不幸的家庭。那麼,源頭是什麼?為什麼這個小小的星球有這麼多的痛苦?人類不就是猩猩演化過來的生物嗎?如果在這世界之外,沒有任何賞罰的機制在運作,那就算殺了很多人,自己反正感受不到,最多也就是被別人殺了而已。可是那些被殺害的人,他該去哪裡討回公道?他的家屬和深愛他的人,又要去哪討回公道?
總覺得應該要有個比較合理的說法,來解釋這些,才能讓我那悲憤的小腦袋放鬆一點。
我相信的是:輪迴確實存在、地球之外有另一個非線性時間的空間存在。
我不相信的是:因果報應、靈魂永生。
輪迴的機制,在我看來是比較像「為了學習而存在」,而不是為了實現任何跟報應有關的概念。當然這只是我的小腦袋想的,我看過一些生死輪迴的書籍,不代表我就很瞭解輪迴機制,因為可以證明任一種輪迴說法的證據應該很少,況且每個靈媒的說法似乎都有點出入。不能說「拿不出證據不代表不是這樣」,因為鐵齒不能無限上綱,有些人鐵齒不相信輪迴,也有靈媒鐵齒說一定是怎樣怎樣。無論如何,互相尊重是必要的,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一套說法,不過出言恫嚇那又是另一回事。
剛剛廢話了很多,我只是想強調在這裡所提到的一切,都是出自於我自己的想法,跟任何人無關。
回到「為了學習而存在的輪迴機制」這個概念。這不是我第一個想到的,而是看到一些書籍有提過,我覺得概念不錯。至於報應這種事,我會認為跟人的私心比較有關,沒有任何一個人是瞭解另一個人的,仇恨對方的想法常常是出自不瞭解、甚至不想瞭解對方。如果每個人都能進入另一個人的內心,看到對方從出生到成人所發生的每一件事以及感觸,那或許會多一點憐憫心也說不定。
- Aug 24 Fri 2012 14:28
休息
- Jun 17 Sun 2012 22:29
天秤座5習慣
覺得大妙了,實在很想知道有多少人也同時有這五個習慣
(來源:http://ppt.cc/NFz0)
【天秤座5習慣】
1.穿鞋帶的時候要調整到嚴格的兩邊一樣長,不能有擰麻花的現象發生
(沒那麼嚴重,但會盡量把擰到麻花的地方藏起來)
- Mar 18 Sun 2012 11:34
如果孤單
這幾天又不知道怎麼回事,心情像是泡三溫暖一樣,忽好忽壞。如果能緩緩的呼吸就好了,但呼吸就是很淺。有時會強迫自己多吸一點空氣,但即使是跑到戶外去,站在綠色的植物前,當風飛掠我的臉頰時,我還是害羞得不敢放鬆深呼吸。因為我不想要動作太大,打個大哈欠、伸懶腰,好像我是個奇怪的孩子。
生而為人,活到這年紀,會進入一種尷尬的狀態。我仍希望自己是個小孩,可以肆無忌憚地做任何事;但又期盼成為大人,跟那些已經進入職場、有了孩子的女人一般,有成人的味道。
我還是像一個需要人照顧的孩子,很怕孤單。
最近的孤單,狂大到似乎要被籠罩的暗空吞沒了。我有愛的家人、朋友,可是這種孤單感,並不是他們的問題,是我自己的,是我的靈魂缺少一個可以緊密依靠的對象。親友的確可以陪我,但我想要的不是這種…也許真的要求太多了!如果在孤單時,有人能坐在我身旁,靜默地陪我看海、看星星就好了。那時,我就可以真正變成植物的模樣…不在乎別人的想法,也不用話語,只需打開我的感覺…
也許我太閒了,如果沒這麼閒,也不會想這麼多吧。也沒有不喜歡想這些,因為這就是我啊,如果討厭自己想這麼多,那就只好變成另一個人了。那樣會比較好嗎?不知道,但我喜歡保有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