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次寫完〈憂鬱症/躁鬱症經驗談〉已經時隔14年。這14年間,前十年其實狀況都不錯,做了很多嘗試,雖然工作一直不穩定,但至少也學了很多東西。NGH國際催眠師認證班、國際芳療師協會(IFA)初階及芳香油壓按摩、美容丙級、救國團張老師儲備訓練二階培訓通過、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數位圖文傳播科技班取得印前製程跟平版印刷證書,還去玄奘大學藝創系修了一學期的課,認識很多藝術界人士。
2017年,我一度以為自己尋覓到了真愛,兩年後開心步入禮堂。殊不知這場婚姻只維繫了一年半。2021年,我在極度焦慮痛苦的情況下,吃了精神科醫師開給的備用藥,豈知這備用藥,竟然加劇我的衝動行為(這是後來醫師研判的),我忽然決定撒手一切不管,吞了幾十顆藥。後因心博過速、急性腎衰竭導致肌肉溶解症,住進成大醫院內科病房。
當時我有叮囑內科病房的醫護,我必須持續服用精神科藥物,才能避免疾病復發。但內科醫師可能基於對其他科別不認識,堅持不給藥,結果我過了七天,就躁症大發作。這是繼2010年之後,隔了十年才又躁症發作。
我前夫在此時帶著孩子離開我,隨後無條件離婚,孩子讓與他。我認為這是正確的決定。我前夫是個對照顧孩子很有擔當的人,他家是個大家庭,有很多親人可以一起協助照顧。爾後的幾年,我每年都發作一次躁症,醫師也說不出到底問題出在哪,明明藥物都有吃,還是連年發作。也幸好我還留在原本住家,離成大很近,萬一照前夫要求搬去他們家,那醫院可就遠了,更別說家裡還有年幼的孩子。
我在躁症復發期間,有努力、詳實地紀錄我的狀況,寫成了《腦洞大開:神秘的躁鬱症》系列文。裡面有提到躁症的各種症狀,有些看來還真是不可思議。雖然我幼年就有特殊能力,可以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事物(不是鬼魂),但躁期比較算是進一步打開了某個迴路(?),奠定我開設心靈工作室的基礎。
今年(2025年),公視《極樂世界3:療鬱之路》上映。這是公視跟拍我的紀錄,時間橫跨五年,從2019年開始,內容涵蓋我懷上孩子、發病、離婚、認識新男友、分手……等經歷。這當中也有紀錄到我某一次的躁症發作,要把這副模樣呈現給大眾,其實需要一點勇氣。而後接受公視《觀點同不同》邀稿,寫了〈我與躁鬱症共存二十年:學習接受自己的病,沒有光鮮亮麗也能綻放生命的美〉一文。
從去年開始,我換了一位醫師,改成除了口服藥外,還要再另外加打安立復長效針,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作住院過。醫師是說,從兩年前開始擴大施打安立復長效針在躁鬱症病友身上,他們發現病友再住院率降到很低。雖然不是完全不會復發,但只要有每個月按時追蹤,在門診時調整口服藥,即可有效改善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