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怎麼走出來的?什麼原因讓你變得穩定?是正面思考還是藥物?

坦白說,好像這樣走著走著,不知不覺間就康復了。值得一提的是,我在2010年休學期間,有一段時間都在看六人行。這齣影集很對我的胃口,每天看每天笑,不知道是不是因此而變得開朗。也有可能是長期做白老鼠,終於找出適合我的藥方,然後就日趨平穩,直至康復。至於正面思考,我自認原本的個性就還算蠻正面的,充滿負面思考純粹是生病的因素。要說有什麼改變的地方,大概是生病期間喜歡看一些心理學及新時代方面的書籍,讓我對心靈和人生哲學有較深入的省思,或多或少對病情有幫助。

--2014.8.13補充--

有關這部份,我想再附帶提幾件事:

1. 從2010年5月至今已經穩定了4年之多,期間一直有服用藥物,目前也持續服用著。我認為這樣在意義上就已經很好了,不需要達到一般人認定的「停藥後的康復」標準。原因是,躁鬱症屬於慢性病,跟遺傳造成的腦內化學物質分泌異常有關。據我目前的主治醫師的說法是,藥物是用來彌補我在血液中較一般人缺乏的化學物質,因此我還必須每隔一段時間,就抽血檢查藥物在血液中所含的濃度。對我這類型的身心症患者而言,持續規律地服藥可以降低復發的風險。而單極性的憂鬱症,無論是輕度或重度,大抵都不需要吃一輩子,通常在醫師的協助下,可以在一至兩年後停藥。

2. 我嘗試看過幾次心理師,但對我比較無益。以我目前所聽到的病友分享,主要可歸結出兩方面的問題:一是覺得晤談費用太過高昂,難以負擔;二是心理治療恐怕比服用藥物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見效。經常聽到的說法是,錢花下去了,初次會談卻得不到好印象。站在病友的立場,坦白說花費是個很現實的問題,能夠負擔這樣龐大的諮商費的人恐怕不多。再加上心理師的談話內容、說話方式、使用措辭都在在影響病友的觀感,一不小心就會造成反效果。國外的「心理醫師」是可以開藥的,而國內只有「心理師」,不得開藥,只能透過談話協助病友。我認為假如症狀尚輕,可以試試看,聽取心理師的建議,但嚴重的話可能還是吃藥比較有效。

3. 雖然在心理諮商方面我並沒有較好的印象,但自己從生病之後就多少會看大眾心理學跟腦科學相關的書。這些書在學術上或許沒有專業論文那麼講究,但多少是有憑有據的。透過實驗結果,了解怎樣的方式能讓心情稍微愉快些,再由這些作者(都是心理師或腦部研究方面的專家)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給讀者。有些還會提供練習,試著做做看的話,其實還蠻有幫助的。越了解這種疾病、了解心靈運作的方式、怎樣使用自我意識去覺察遭到扭曲的思維模式並予以修正…就越能給自己帶來好處。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發病時很痛苦,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自己好過一點?

這可以概分為兩種狀況,一種是真的很痛苦、難以忍受的時候,另一種是心情很鬱悶、度日如年,不知如何排遣的時候。

針對前者的狀況,可以向醫師要求開一款在特別難熬時服用的處方,吃完立刻睡覺。如果是後者,我只能說,憂鬱症發作時,任何一種舒緩情緒的方法,成效都有限,但多少還是可以嘗試一下。

以下方法比較適合已脫離重鬱階段者:外出散步(重鬱症患者基本上是疲累到無法出門的,我會建議還是在家休養就好)、做瑜伽、聽心靈放鬆音樂(鋼琴演奏和新時代音樂都是不錯的選擇)、陪寵物玩、請人按摩、做簡單的手工藝、閱讀輕鬆易讀的書報…等。

事實上,中鬱比重鬱更痛苦,這是因為中鬱期感受較清晰,重鬱反倒多半在睡覺,所以一旦脫離重鬱,就更需要多方嘗試各種方法,讓自己即使在煎熬之中,也能稍微有一點點喘息的空間。

至於重鬱症患者,無論有無用藥,經常都處於昏沉狀態,所以只要停下手邊所有工作,安心休養就好,不用刻意做什麼事。大概看電視、看報這些都不必了,以我的經驗,看這些東西反倒容易想很多。當然各人情況不一,覺得可以舒緩的話,隨意看看也好。

憂鬱症真的是一種非常難熬的疾病,尤其會覺得時間過得很慢,慢到簡直像是要窒息了。當年我生病時,也是除了忍、還是忍,咬緊牙關,撐過藍色幽谷中的時時刻刻。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前總會想很多計畫,但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現在的我,對於未來,雖有一些想法,卻也不特別期望什麼,只想安份地過好每一天。

畢業後馬上開始工作,在那半年,雖然過得很閑散、工作方面沒什麼壓力,但終究不是我真正喜愛的事。我還是想做跟自己的特質有關的工作,結合藝術、療癒、諮商,且屬於個人工作室的類型。左思右想後,覺得芳療按摩似乎挺適合我。目前在修習IFA的同時,也學了瑞典式肌肉按摩;我個人比較追求放鬆舒緩的感受,這種按摩手法特質跟我比較接近。試過幾個個案,都說滿舒服的,其中也有幾位在按摩過程中睡著了。

IFA課程中,老師提到人體接收精油療效的兩種主要途徑:嗅聞跟塗油。以前我因為怕塗油會身體油呼呼的不舒服,所以都只採用薰香的方式。但上了課後,才知道在很多情況下,塗油都是最直接、最有效、能直接經由皮膚收精油分子的方法。而且正常來說,油抹下去是馬上就吸收了,三分鐘後應該就會回到原本乾爽的狀態,而不是油油膩膩的。如果感到油膩,有兩種可能,其一是基底油本身品質不夠好,其二是抹太多。我自己很怕油膩感,所以對我來說,基底油的品質甚至比純精油本身還重要。我寧可買頂級的基底油,然後買價位親民些、但品質也不錯的精油,也不要為了省錢,而買那種塗完還非得洗掉不可的基底油。

目前使用的基底油是奧地利品牌Arte Verde。事實上,為了考IFA檢定,我還跟芳泉訂了一整套考試用精油組,由我的芳療老師挑選出二十支最常用的單方精油,實用價值很高。但因為價格高昂,拿來薰香實在太耗成本,所以除了放入自己隨身配戴的白水晶寶瓶墜外,就是拿來調油塗抹身體。

我有向老師反映自己對油膩的感覺很敏感,她建議我基底油要用好一點的,因此最後決定花錢買比較貴的Arte Verde向日葵基底油。試在身上的結果,舒適感確實比之前買的明顯要好,只是價格也差了四倍之多。不過,我個人認為是值得的,畢竟若不拿純精油來做跟療癒相關的事,不就枉費學了如此深奧的學問?用品質差的油,塗完就只想立刻洗掉,那可就辜負精油本身的價值了。

今晚我便選了熱帶羅勒,把大約10ml的向日葵油倒入小陶盤,以2%的比例調和。關燈、平躺,指尖沾上一些油,緩慢地輕撫全身。先從腹部開始,然後塗至胸口,往上帶到頸部、臉部,雙掌停在臉部呼吸,將羅勒甜美的味道吸入鼻腔,細細品聞。而後抹在四肢、腰部、下背部跟肩膀,最後再帶回腹部,享受平靜的感覺。芳療學了三個月,總算克服對「油」的恐懼,這次的塗油讓我感到心曠神怡,是一次很美好的體驗。

除了單方或複方的睡前塗油外(其實老師建議最好是早上睡醒就塗油,吸收最好),我還有一項應該當成例行公事在做的事:在風濕症患處塗抹特別調製的油。據老師的指導是每兩小時要塗一次,才能使體內的精油分子維持足夠的量。我選用的配方是杜松漿果、絲柏、桉油醇迷迭香,之後可能會調整成杜松漿果、波旁天竺葵、亞丁乳香或其他松科精油。先這樣試一陣子看看吧。

文章標籤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0140528_0001

Watercolour on paper 

 

這幅畫是數張作品以來,第一幅靠自行想像、無參考圖片畫出來的。

我小時候畫畫很少參考圖片,國中開始會以漫畫人物為藍圖作畫,畫完就送人了。高中時會去買服裝雜誌,參考裡面的圖片畫少女圖像。常常會有人看了我的圖,就先問我在畫誰,如果我說我沒特別在畫誰,就會問是不是憑空想像畫出來的。聽起來照著照片畫是遜了點,更何況那些時裝照也不是我拍的。不過我也沒有要出名,純粹畫興趣、畫自己開心。或許我也可以嘗試看看靠想像的作品,只是對我來說還是挺有難度就是了。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0140527_0001  

Watercolour on paper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0140525_0002

水彩,山度士水彩紙

 2014.5.25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0140430_0001  

水彩,Arches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0140509_0001

 

水彩,山度士水彩紙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惜香畫心系列都是在聞了精油味道後,憑直覺畫出。可能使用的媒材包括水彩、壓克力及色鉛筆。這樣的創作沒特別的道理,完全憑感覺,是進入一種非常專注而舒緩的狀態畫出的。希望各位喜歡。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4.3.25

本週IFA作業是要寫有關柑橘類精油的使用心得,我挑的這支單方是「桔」(Mandarin)。

不像老師提供的桔有種厚實的味道,我這款桔聞起來比較活潑,前者讓人感覺穩重放鬆,後者則有激勵的效果。我有打電話跟廠商詢問,對方表示可能是產地不同的關係。

反正是寫柑橘類,這支無論如何是屬於柑橘類的沒錯,就決定拿來做作業了。

 

以下我寫的會比較偏想像。 

我手邊的桔是明顯的鉻黃色,沾在衛生紙上看起來就是黃黃的,過段時間顏色會轉淡黃。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