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這是手工皂初學者的學習心得,並非教學文!若有問題,可請教其他專業手工皂達人,謝謝!
第一次做手工皂,覺得真的超好玩的!不過說到為何會想做,其實跟環保或天然、安全一點關係也沒有,也不是為了美膚、保養之類的事情,完全是因為--
1. 自從淘汰掉感覺怎麼洗都洗不乾淨的沐浴乳後,已經很適應使用肥皂的生活。因為不大愛洗澡,所以會希望能找些吸引我沐浴的樂子,比如使用可以搓出很多泡泡的澡巾、買味道或功能合我胃口的皂品。
2. 看到專櫃上包裝美麗的香皂,就好想偷一塊買一塊來用。可是都好貴,買不下手,只好聞一聞、摸一摸,滿足一下虛榮心,然後默默放回架上。
3. 身邊有些朋友有用皂的習慣,如果可以做出來,就能送給那些曾經請我吃過飯、提供我住宿、當我垃圾桶的好朋友們。
4. 感覺自己做皂很酷,而且也有點挑戰性。如果能成功,應該會挺有成就感。
5.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我之前學過芳療按摩;後來屢次出現關節炎的問題,只好作罷。這些即將過期的油,拿來做手工皂就可以有所歸宿,也算好事一件。
雖然幾年前就曾想過要嘗試做手工皂,但網路上瀏覽了一下,發現要算數學,還跟化學有關,好像挺複雜,就打退堂鼓了。這次不為別的,只為了三分鐘熱度下定決心想要好好把這項手藝學起來,就去買了兩本書來研究。這兩本是網友推薦的,《女巫阿娥的超萬能手工皂》,以及孟孟寫的《超想學會的手工皂》,我入門主要參考的是阿娥的那本,不過孟孟教的變化比較多,應該以後才會好好研究吧。
看了看,大致知道皂化價的算法,而且網路上有提供萬能的手工皂配方計算網頁,所以算這個並不難。倒是阿娥列出各式各樣的失敗皂及原因,我很仔細地看了這部份。畢竟成本也投入了,當然不希望做壞囉。我把製作流程大致背起來,照片很清楚,腦袋裡轉個幾次,這樣在做的時候就不至於太手忙腳亂。
製作的那天剛好是「霸王寒流」來襲的那一日(2016.1.25),為了採買工具,我大老遠跑了一家手工皂材料行,不幸到場才發現沒開,只好多跑幾家。騎機車真的超凍的,台南只剩6度,加上又有點飄雨,但還是不畏寒風,把材料收集好。
油品(棕櫚油、蓖麻油)、碳酸氫鈉、試紙跟皂模是在第一化工買的,比材料行貴很多,但也沒辦法,實在太迫不及待了。鋼碗、鋼杯、刮刀在大創買,便宜好用。溫度計之前家裡就已經有了,是在食品材料行購得的。料理電子秤是在光南買的,九乘九也有,好像一些大型文具店都有賣,很便宜,才兩百多而已。至於食物調理棒(或稱多功能攪拌棒、手持攪拌棒、食物料理棒,要用防潑濺的那種比較安全),則是在燦坤買,一支七百多。橄欖油是到...呃...很容易買不用說啦,反正就是一般的食用油;洗一下就掉了的東西,不大需要買到初榨的,用精緻的就好。
差不多買齊了,開心地拍拍手,準備動工。我第一次做的手工皂,是阿娥放在開頭第一篇的「馬賽皂」。按照阿娥的指示,一步一步做。我是在廚房做,這邊有兩扇對流窗,通風良好,又可以開抽風機,融化碳酸氫鈉比較安全。不過當下把碳酸氫鈉一瓢一瓢放入RO水中時,還是忘記帶口罩了。味道有點刺激,摸鋼杯溫度蠻高的,真的有化學作用耶~我沒有準備冰塊就直接融,如果是夏天,可能還是先弄成冰塊比較安全。
參考阿娥的作法,把量好的硬油隔水加熱,鋼碗的碗徑大於鍋口,剛好可以利用蒸騰的熱氣將硬油化開,又不怕破壞油脂。這會兒量了硬油、等著化開,另一邊的鹼水也差不多降溫了。等加入軟油,溫度就跟鹼水就只差了5度以內。等它們兩個都降到45度以下,就把鹼水倒入攪拌。這個溫度不難控制,而且有一說是只要鹼水降到室溫、油也沒凝結的狀態,油鹼即可成功混合,打皂過程中再偶爾去隔水加熱一下,並在入模前確定是稍微溫溫的狀態。我只買了一支溫度計,很夠用了,這邊量一下,差不多了就擦一擦量另一邊,很輕鬆的。重量的部份,則是從頭到尾的量測,包括油品、水、碳酸氫鈉,我都抓得很準,一克不差。
因為阿娥建議第一次做皂全手工攪拌,所以我就把食物調理棒晾在一邊,堅定而優雅地拿打蛋器攪拌著。一個小時過後...兩個小時過後...好像只達到light trace的程度囧。廢話~~這是馬賽皂呀馬賽皂!
實在受不了了,我決定放下執著,拿起食物調理棒,讓頂部整個沒入,開動,「ㄐㄧ」地叫了三秒,拿起來看,天啊~~太神奇了,比剛剛濃稠好多!但因為查了資料,知道使用電動的攪拌棒要小心、不能過度,所以就只攪了三次,每次攪不到十秒。攪動一陣、就換打蛋器打一陣,沒幾下就給它trace啦。
聽說攪過頭會有氣泡,所以第二次做的時候,手打跟機打都還是相互配合,而且手打居多,但仍然比第一次做時縮減了1倍的時間。
初次做還沒請出食物調理棒前,為了一直沒辦法trace感到灰心喪志,不過阿娥提到可以稍微加熱,提高打皂速度,所以拿去隔水加熱了一小段時間。入模時,應該還稍微有點溫溫的。後來才知道這其實是必要的,最好入模前有達40度,以便讓皂在保溫時持續發熱皂化,避免皂粉產生。我把我的小雪花皂模填滿,才發現沒辦法拿動它,因為模子會彎曲,一折到,皂液就流得亂七八糟。沒辦法,心一橫,快速地挪動到箱子裡。下次就知道應該要先把皂模放進箱子或放在板子上再倒入:P
箱子幾乎是與皂模大小吻合,這也對應了網路資料說:模子與箱子大小最好別差太多,以免保溫效果不夠。我又拿保鮮膜在箱子外包了一圈,然後放進超市冰海鮮、冰淇淋用的保溫保冷袋(如果沒有這種東西的話,也可以去水果行要個免費的保麗龍箱喔^.<)。裡頭又塞了大毛巾、沒在用的圍巾,確保寶貝們不會失溫。
↑ 我說的就是類似這種袋子,內部有銀亮軟棉的材質,有點厚度,可以一定程度的保溫保冷。
阿娥說24小時以後就可以拆開看。雖然有達人說要等2天以上,但還是按捺不住興奮之情,隔天就給它用力扒開衣服開箱一探究竟。開箱的瞬間,濃鬱芳香的味道就撲鼻而來。我調了羅馬洋甘菊、薰衣草和甜橙精油,是一種十分歡快愉悅的味道。看看外型,偏米白的顏色,外觀柔嫩如羊脂,硬度剛剛好,沒有多餘的油和白粉,脫模容易,沒有碎裂,只有入模時漫溢而造成的一點小瑕疵。留了一小塊來試切,下刀感覺柔潤均勻、不黏刀,切面平整無碎裂,中間也完全沒孔洞。最期待的,就是拿來洗洗看有沒有泡泡,結果實在太不可思議了,不只起泡多,而且綿密細緻,搓揉時可以明顯聞到馥郁濃厚的香氣。
這麼冷的天可以做到這樣的好結果,覺得老天爺真是太給我面子了。用試紙量過,鹼度還很高,不過仍舊忍不住洗了幾次手。哎唷這味道真是香死我了,以後可不能再這樣大手筆的丟錢進去了。想歸想,兩天後做的第二批,還用了更貴的永久花純精油...(第一次做的羅甘只有10%的濃度)。
第一次做是照別人寫的配方,第二次做就動到消耗庫存油的歪腦筋,所以自己寫了配方,把櫃子裡的阿里不達油荷荷芭油、向日葵油都加進去。今天過11點就可以開箱,希望到時候能歡天喜地的寫一篇開箱文。
---2016.6補充---
後來發現,雖然一開始真的很香,不過畢竟不是香精,持續不了太久,兩、三個月後就只剩淡淡的香氣。而且第二批做的永久花皂,因為覺得加多了實在很傷本,所以只加了一點點,結果變成根本沒味道,整個白加了。到現在做皂也過了半年,我還是會賦香;一直都只加純精油,也習慣不會太香的皂,甚至應該說變得不習慣太香的皂了。早期還不會做皂時,我都是用很便宜的皂,雖然當時也洗得很開心,但總覺得洗後很容易癢,我一直以為是身體本來就會這樣。直到用了自己做的皂,發癢的問題才整個消失。所以現在變成不做還不行,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