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篇是回應PTT Gossiping板的文章。撰寫本篇的主要用意,是想讓一些還在觀望是否要上精神科的朋友,先了解服藥和看精神科的真實情況;另一方面,也是想讓一般民眾了解,精神疾病的治療真的非常辛苦,請多關懷身邊的病友。雖然藥物治療的路上,可能會極為坎坷,但還是有許多病友,藉由服藥、搭配心理諮詢或培養興趣,進而成功治癒,包括筆者也是!所以已經在接受治療的病友,也許你會覺得非常疲累、很想放棄,不過還是可以試著把「痊癒」想像成一個小小的火苗,讓它停留在心裡,不要輕易澆熄。有任何困難或疑問,都可以寫信到我的信箱:fqzhang924@gmail.com。
我的工作室:三葉草舒心坊
----
嗨,不知道你去看精神科了沒有。我沒辦法告訴你該看還是不該看,況且我也不是醫師,沒辦法說你這種狀況是否就是憂鬱症,不過既然你的標題已經問到看精神科/心理師的標準,我就提供一點我的經驗給你做參考好了。
先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我從19歲開始發作身心症,從一開始的重度憂鬱,到最後變成狂躁,中間經歷了中度憂鬱、輕度躁症,病程總共為期6年,直到2010年才恢復正常,期間為了這個病,大學換了三所學校,反覆休學、轉學,唸了10年才畢業。從恢復至今,已有長達6年的時間都很穩定,雖然一直不間斷地服藥,但躁鬱症基本上就是當慢性病治療,與其冒著復發的風險停掉,不如好好與醫師配合。
有些人會誤認為這是懦弱的表現、是臣服於充滿毒素的藥劑,但我就這麼說吧:就算我知道它對身體不好,我一樣有勇氣吃,因為我不想再發病,去傷害自己、傷害身邊的人。我不是懦弱(包括其他的病友也是),我們是太了解自己的身心,這是對自我負責的一種方式。
以下進入正題。
很多的身心症宣導,都列舉某些憂鬱症症狀,並強調「長達兩週(或一個月)以上」。但是,就算是列舉出這些症狀,實際上還是會有感受上的差異。比如:「我覺得不開心」。這樣的經驗,其實很多人都有過。持續兩週以上,則是受到挫折、或人生走到一些關卡會遇上的。
我可以非常明確地跟你及各位網友說,雖然我是一個身心症患者,最後也是靠精神科藥物治好,但我非常不建議利用董式基金會那樣的身心症量表的標準,來判斷自己是否需要就診,因為它非常容易引人去看精神科。
請不要誤會我反對人看精神科,我確實認同有病就該服藥治療。我反對的是,在一些或許不需要藥物治療的狀況下,就到精神科拿藥。當然我有我反對的理由,而在我看了你可以po文、閱讀推文的情況下,我假定你也看得了落落長的文章,所以花了點時間寫下這篇,告訴你我反對的原因。你不見得需要在看了我寫的之後,就對精神科卻步,我只是希望你能先了解一些真實的情況,有點心理準備。
首先,精神科藥物有相當不舒服的副作用。假設今天,你的症狀已經像當年的我那樣,幾乎毫無力氣,日日以淚洗面,達到「失能」的狀態,也就是不能上班、上學、正常地吃飯睡覺,那麼,吃藥是正確的選擇。
身心症本身就會造成睡眠問題(嗜睡或失眠)、閱讀困難、難以忍受噪音(包括一些人們平常不易注意到的高頻音)、全身疲累、動作遲緩…等。雖然會有重度、中度跟輕度之分,但這三種只能說是症狀的表現不同,而不是說輕度就沒重度痛苦;事實上,輕度憂鬱症病程達十幾二十年的所在多有,反倒是重度憂鬱症可能一兩年就好了。輕度或中度也許不會到無法從事日常活動,而且也能有一定程度的娛樂消遣。不過,假如需要服藥,基本上都已經是到不得不如此的地步。
為什麼?
因為藥物造成的副作用不勝枚舉。這些副作用,很多都是跟身心症原有的症狀重疊,尤其是嗜睡這個部份。即便如此,身心症病友還是迫於忍耐這些更強大的不適感。
藥袋上寫的諸多副作用,很多都是真實反映在服藥的病友身上,這也是許許多多人吃不了幾天就自己全部停掉的原因。
昨天我才剛回診(六年來幾乎都是這樣,每月回診一次),剛好手上的藥袋還沒丟,我直接列一些常見的副作用給你參考:體重改變、嗜睡、發抖、掉髮、倦怠、食慾減退、全身無力、噁心、步態不穩、口乾…這樣的副作用,大約持續一個月以上才會漸漸退去。你覺得你有辦法邊這樣吃還邊去上班嗎?
所以我說,通常須要服藥的狀況,是已經達到失能、或者長期憂鬱,嚴重影響正常生活的情況才吃。但我卻看到許多人,是因為一時的工作壓力、人生徬徨,並沒有非常明顯的生理不適狀態,就選擇服藥。服藥的結果,就是連本來能工作、上課的能力也失去了,你會覺得身體累到連動都不想動,只能睡覺。
你有想過服藥的目的是什麼嗎?是為了治病?還是為了讓自己重拾快樂?大多數真正需要服藥的病友,都是為了前者--因為有病需要治療。但很多實際上可以單靠心理諮商、宗教、運動或看書來解決問題的人,選擇看精神科,是為了後者--以為吃了就會比較開心。
身為過來人,我必須非常老實地告訴你,想靠吃精神科的藥讓自己開心一點,是非常天真的想法。
我不否認藥物的好處,但你要說它很便利?應該是不大可能。我實在看過太多只吃幾次就自己停掉的例子,大多都是因為無法忍受副作用,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本來他們都還可以正常工作,只是暫時有一段時間覺得人生徬徨、心情鬱悶。
像這樣的人,平常其實都還是會有一些基本的樂趣,例如吃飯,可能吃完心情就好多了。然而,實際的憂鬱症是完全沒有胃口,就算吃進去,也只能用「食之無味」來形容。例如看電視,雖然可能不像以前看得那麼開心,但至少還是會打開來看,甚至跟家人討論。實際的憂鬱症,是連打開的動力也沒有,甚至連開啟這個動作都有困難,因為已經疲累到只能倒在床上。電視上隨便的一些內容,都有可能牽動憂鬱症患者的敏感神經,而電視的高頻音,也會讓部份病友感到嚴重不適。至於「外出」這種事,當你隨時隨地淚水都會無法控制地流下來,還會想出門嗎?這不叫「想哭」,這叫「無法控制地掉淚」。
然後你會沒有力氣跟家人駁斥,沒有力氣跟家人辯解你這是什麼狀況,很多時候你面對家人的不理解,只能忍氣吞聲。更慘的是男性,「男兒有淚不輕談」,男性本有的包袱,在憂鬱症發作時,會像一顆未爆彈,隨時準備爆炸。男性自殺的死亡率,比女性高得多,就診患者卻相對比女性少。有家屬寫信給我,說爸爸或先生不願去精神科/身心科,各位應該多少可以理解這是什麼狀況。
身心症的治療,從來都該是以「年」來計算的。吃一週、一個月就自己停掉,或者覺得好像有比較好了,吃兩個月就自己停,那就只意味著一件事:這個人從一開始就沒有服藥的必要。我們的健保提供病友一項很大的福利,那就是不用負擔太多錢,就能拿到要價不斐的精神科藥物。它太便宜了,太容易取得了。
你知道嗎?今天你無論是什麼情況,就算精神科醫師判斷得出來你沒病,大概多半都還是會開藥給你。然後,你吃了。可能才剛吃了幾次,你就受不了,停掉了。精神科有非常多人在做這樣的事,否則每次人都這麼多,所為何來?很多無非是希望在人生走累了的時候,可以看看這些藥能否帶來一些幫助。
我們都聽過「憂鬱症」跟「憂鬱情緒」不同這樣的說法,但除了真正得過憂鬱症的人之外,正常人其實很難分辨這兩者有何不同。尤其董氏基金會那樣的量表,更容易讓你在自己有「憂鬱情緒」的狀態,誤以為自己真的是有「憂鬱症」。
如前所述,無法分辨兩者,而精神科醫師又太容易開藥給你的狀況下,主要就有以下兩種結果:
1) 你發現吃了很不舒服,所以沒吃幾次就自己停掉。
2) 你發現吃了之後的一週或兩週,整個就有起色,所以自己停掉。
沒有達到必須服藥的狀態的人,往往都是這樣作結。當然也偶有第三種結果,就是以「避免復發」為目的,繼續服用半年至一年以上的時間之後,再依醫師指示停藥。但假使一開始,你就沒有真正達到憂鬱症的狀態,你會願意這樣持續服藥半年以上嗎?你願意忍受它必然造成的副作用嗎?
再者,有持續在這條漫長的治療之路上奮戰的病友,都不知看過幾個醫師、換過幾種藥。因為要治療好,真的非常困難,甚至可以說需要看運氣。像我後來終於遇到一個住院醫師把我治好,前幾年那些紅牌醫師也治不好我,可能是某種緣份到了,剛好就試到對的藥。那些寄信告訴我身心症多難熬的病友,幾乎都是在難以痊癒的痛苦泥濘中掙扎,而且一掙扎就是不知幾年。就算到了這個地步,我都不敢說一定要去看醫師,太多太多病友就算吃了好幾年的藥都沒好,最後卻是因為參加一些非正規醫療的活動逐漸恢復的(當然很多也是搭配持續服藥)。
你可能會說,「可是我現在真的很痛苦啊!我真的覺得日子了無生趣、做什麼事都開心不起來啊!」我可以給你一個簡單的「是否需要上精神科」的判斷依據:你理解文字是否有困難?言語是否有障礙?能不能外出行動?我認為這才真正是判斷是否要就醫的標準,而不是什麼「我覺得比較容易往壞處想」、「我覺得沒信心」。這種都是生命遇到瓶頸時可能會有的狀況,不代表真的必須服藥治療。
我看到推文中有心理師提醒你要就醫,我其實比較建議你看心理師,而不是精神科醫師。相反地,很多真正需要服藥的病友,並不見得需要看心理師。心理晤談可以達到某種程度的開導作用,但只要你對憂鬱症夠清楚,就能明白那句我們常聽到的話:「不要叫憂鬱症的人想開一點」的真義。既然不能開導,那看心理師的作用就相對較小,我認識的病友很多都告訴我看了心理師沒有得到好印象、花了很多錢卻感覺冤枉(看心理師必須自費,晤談費都是上千起跳)。這絕對不是說我否定看心理師的效果,而是能否有效果因人而異,況且這也牽涉到心理師本人的能力。假如你比較偏向心因性憂鬱症、或是其實沒病,只是心情憂鬱,看心理師可能就可以獲得相當好的效果。
另外,在沒有閱讀障礙的前提下,多看一些認知心理學、心靈哲學甚至腦科學的書,都可能會有幫助。就算是有在服藥的病友,也會建議可以多讀點有益心靈的書,我指的不是勵志書,有些勵志書只會把病友氣死,而是那種真正有知識性,或提昇心理健全的書籍;其中有不少,就是相當優秀的心理諮商師寫的。
在你的陳述裡面,有其中一點是我覺得可能需要注意的,就是夢境與現實混淆的問題。所以事實上,你不用因為我的文章就對精神科卻步,你還是可以問問醫師這是什麼狀況。但你可能要有點心理準備,很多病友去精神科都只是得到醫師冷漠的回應。有時候醫師也不會解釋什麼,就是聽一聽,然後開藥,頂多給一個模糊的診斷。就像當年我發作時,看了好幾個醫師,每個醫師的診斷都不一樣,真的不知道該吃哪一位的藥才好。默默聽完,然後就開藥把你打發走的,可說是精神科很普遍的現象。會仔細聽完還跟你解釋的,常常門診都得等個老半天,而等待的時間,對病友來說其實也很煎熬。如果你覺得這樣的認知混淆,好像暫時不會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我是認為或許你可以先透過與心理師談話,了解一下是否有深層的問題待解決。若是遇到工作倦怠,剛好有陣子想法比較負面,說不定看點書或培養一點興趣就能有所改善。可以跟你確定的是,吃藥不是唯一解,也不見得是你現在需要的。
稍微提一下健保紀錄的事。基本上,只要不是辦重大傷病卡或身心障礙手冊,就沒什麼影響。我有辦重病卡,看精神科可以省不少錢,當年有突發狀況送急診時,也能減少家人的經濟負擔。只是保險什麼的,就沒辦法辦了。拿重病卡對我來說,並不影響找工作,我應徵過的公司,從來沒有一家因為我有病而不用。要嘛他們不知道,要嘛是知道但可以接受。不過都不是大公司就是了;我目前也不再受雇於任何公司,而是在家接案。有位朋友因躁鬱症領有手冊,雖然政府曾幫忙媒合,可是還沒媒合成功,承辦者就沒理她了。好在後來她還是有陸續找到幾份工作,所以也算看運氣。
很多病友擔心申請重病卡會影響工作,至少我的經驗是不會,但一定會影響保險,所以可以視情況決定要不要辦。
我要感謝你提出了這麼好的問題,我相信也會有其他人有類似的疑問。在此僅以自己的經驗做分享,不能代表任何人,因為每個人情況不一樣。這也不是專業意見,只是以病友的角度陳述某一部分的事實罷了。
最後,我想提出呼籲:
身心症是一項非常折磨人的疾病,請不要將它跟任何其他疾病相較。如果你可以關懷身邊的病友,可以傾聽他們,那很好。如果你想要勸導他們、你想要求他們什麼,請把他們交給專業醫師就好。病友的痛苦是切切實實的,不是你叫他不要痛就不會痛。如果有任何人曾被患者不理性的行為傷害,你不一定要原諒,但請明白:生病絕對不是他們自願的。絕對不是。
看到這裡,如果還有任何問題,都歡迎寫站內信給我。謝謝你的閱讀,祝你早日走出低潮。
我的工作室:三葉草舒心坊
臉書社團>> 三葉草身心症關懷園地
其它相關問題,歡迎參考鬱見陽光:憂鬱症/躁鬱症邁向康復的Q&A
想進一步了解我的生病經歷,請看憂鬱症/躁鬱症經驗談系列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