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們好:

是這樣的,我本人雖然不是美術科班出身,但從小就還蠻愛畫圖。
只是從高中畢業以後,變得好像沒那麼愛畫,卻一直找不到原因。
最近忽然有種領悟,可能是因為我過去就學期間,
畫完的作品多半都直接送人,而且通常都是畫別人喜歡的主題。
對方收到作品的喜悅,是我持續畫畫的動力。
我在想,或許這真的就是我從小畫畫的目的,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MG_20140705_0002.jpg

8.5cm × 9.5cm

素描紙,簽字筆,彩色鉛筆

 

10505378_10152240421407012_7385868416306945526_n  

 

 

文章標籤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線稿繪本,繪於重度憂鬱症發作的住院期間,主要想表達生病時難以與外界連結的無奈與無助。內容灰暗,請斟酌觀賞。

會想分享這部作品,是因為這幾天聽到有兩位病友提及生病時就像是「被關在玻璃內與外界隔絕」,怎麼喊外面都聽不到,而我以前也有這種感覺過。

 

 

1.jpg

 Page 1

《瓶中鴨》第一章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 原文寫於2012年11月20日,網路上可查到的董氏基金會憂鬱症量表,內容至今依然沒有改變。 

如果想知道自己究竟有沒有憂鬱症傾向、是否需要專業協助,董氏基金會提供的台灣人憂鬱症量表,似乎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但我要說:我認為拿這份量表作為參考並不適合。

 

這份量表的問題,在於:

 

一、雖然註明「此測驗不是診斷,有憂鬱症傾向請尋求專業協助」,但整份量表都沒寫究竟是要維持多久,才算是需要尋求專業協助。做完量表後出現分數的頁面,也沒有註明這點。任何人只要分數超過29分(而這是這份量表中非常容易到達的分數),都會看到頁面顯示:「你是不是感到相當的不舒服,會不由自主的沮喪、難過,無法掙脫?因為你的心已『感冒』,心病需要心藥醫,趕緊到醫院找專業及可信賴的醫生檢查,透過他們的診療與治療,你將不再覺得孤單、無助!」然而,每個人總有遭遇打擊的時候,有可能一、兩個禮拜都情緒低迷,但並不見得真有嚴重到需要找專業協助。

文章標籤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MG_20140618_0002

watercolour on paper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為了給自己的水彩筆和繪畫工具們找個新窩,我請布穀手創的設計師幫忙製作一個類似筆捲的水彩筆袋。

以前這些工具都只能散亂地放在袋子裡,還得擔心壓壞筆毛。後來看到網路上有人設計了水彩筆袋,於是參考其結構,粗略地畫了張草圖給設計師。她把我的繪畫工具攤開,量好每支筆的寬度,替工具們量身打造新家。經過一些討論,交了訂金,接著就是等成品出爐囉~

由於該設計師會花很多心思在款式的呈現上,相對就要投入許多時間孵育靈感。這我是可以體會的,畢竟我也是有在畫畫的人;有時不管怎樣就是沒靈感,逼也沒用,所以我也不會催促她。

三個月後,終於等到我的水彩筆袋誕生!

 

10300221_10152186967497012_4794474015813356956_n.jpg

這是捲起的樣子,綁繩的長度很夠,小尾巴拉出來之後就能纏緊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看他好難受的樣子,我該怎麼幫助他?

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比喻:如果今天病友患的不是憂鬱症,而是肚子痛,還嚴重腹瀉,該怎麼辦?要怎樣舒緩他的痛苦?

其實是沒辦法的,最多就是準備清淡一點的菜,很嚴重的話幫忙送急診。

憂鬱症也是;我們不該太過期待說,是不是講什麼話、帶著他作什麼事、甚至要求病友作些什麼,就能立即改善現況。

以實際面來講,傾聽、陪伴、擁抱,就是最好的幫助。甚至連話都不用說,聽完之後給個擁抱就好。簡單的按摩也不錯,或是泡點花草茶給對方喝。無論哪種方式,都以不強迫為優先。例如,你可以委婉提議帶病友出去曬曬太陽,如果被拒,也別感到生氣或失望。重點是別把自己的情緒加諸在對方身上;也就是說,在面對病友時,不用擔心、焦慮、試圖想要改變對方的想法,只要順其自然就好。

事實上,「時間」才是身心症康復最重要的因素--這意味著即使不吃藥,隨著時間的流逝,病情也會逐漸好轉。服藥並不是為了吃下去能立即見效,而是在逐漸出現效用後,能夠穩定病情並預防復發。既然如此,雖然當下看對方很痛苦,能幫助的還是有限,不如跟著耐起性子,陪他走過這一段吧!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 你會因擔心被周遭的人知道自己生過病而刻意隱瞞嗎?

要說隱瞞,不如說,如果是沒有必要知道的陌生人,就不會特別講,但跟我比較熟識的人都知道我有這個狀況。差別在於,不常碰面的人,沒有機會跟我長時間相處,光聽到這樣的病名,可能會產生一些誤解。再者,就算是有其他疾病,也不見得需要讓別人知道;不是因為難以啟齒,單純只是因為不想引起他人關注,那樣會有點不自在。不過,如果有特定目的,例如有人需要這方面的資訊及協助,我也會提供自己的經驗給對方作參考。

 

* 你會讓伴侶知道自己生過病嗎?

一定會。我曾交往過的男性,都是在已經知道我有生過這種病的情況下與我交往。要用怎樣的眼光去詮釋這件事,是對方的選擇;如果對方能包容,那是最好的,如果不行,早點分開也好。畢竟會不會復發很難說,至少要讓對方有點心理準備。

 

* 我周遭的人常說一些話刺激到我,讓我很難受,怎麼辦?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看診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許多病友會碰上候診時等很久的情況。我也有碰過,明明已經夠難受了,還得在現場耐心等候,確實是很辛苦。假如實在無法忍受,有一種方法:由照護者先至門診報到,等快到時再通知病友到場。

醫師問診時,也許會問得不夠詳細,病友可以主動多描述一些,或是請家屬協助說明。特別是調藥期間,必須跟醫師詳述服藥的狀況,例如有何不適、會不會睡得過多或過少,讓醫師能在處方和藥物劑量上適時作調整。

 

* 你吃藥物有哪些副作用?

剛開始的一個月最明顯,除了腦袋昏鈍、嗜睡外,還有口乾舌燥、手腳發抖等。我剛吃帝拔癲的前一、兩個月,有掉髮現象,洗頭時會一綹一綹地掉頭髮下來,還好我的髮量原本就多,外觀並沒有受到影響。此外,睡覺時會覺得口渴,一直爬起來喝水,卻又無可避免地不停跑廁所,那時候就睡得不怎麼好。我也曾吃過一款藥,會讓我的腳趾抽動,手也變得比較難聽使喚,例如端盤子、拿畫筆的時候會發抖。吃比較重的躁症藥物,會很像被打昏一樣,變得很沒有力氣,難以動彈。躁症住院期間,曾服用金菩薩,一下子胃口大開,吃兩個便當都還嫌餓。

醫師有提到我目前服用的帝拔癲會影響代謝、食慾增加,所以有服用此藥物的病友通常體型較胖。我已經接受這項事實,試著做個充滿自信的厚片女。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 你是怎麼走出來的?什麼原因讓你變得穩定?是正面思考還是藥物?

坦白說,好像這樣走著走著,不知不覺間就康復了。值得一提的是,我在2010年休學期間,有一段時間都在看六人行。這齣影集很對我的胃口,每天看每天笑,不知道是不是因此而變得開朗。也有可能是長期做白老鼠,終於找出適合我的藥方,然後就日趨平穩,直至康復。至於正面思考,我自認原本的個性就還算蠻正面的,充滿負面思考純粹是生病的因素。要說有什麼改變的地方,大概是生病期間喜歡看一些心理學及新時代方面的書籍,讓我對心靈和人生哲學有較深入的省思,或多或少對病情有幫助。

--2014.8.13補充--

有關這部份,我想再附帶提幾件事:

1. 從2010年5月至今已經穩定了4年之多,期間一直有服用藥物,目前也持續服用著。我認為這樣在意義上就已經很好了,不需要達到一般人認定的「停藥後的康復」標準。原因是,躁鬱症屬於慢性病,跟遺傳造成的腦內化學物質分泌異常有關。據我目前的主治醫師的說法是,藥物是用來彌補我在血液中較一般人缺乏的化學物質,因此我還必須每隔一段時間,就抽血檢查藥物在血液中所含的濃度。對我這類型的身心症患者而言,持續規律地服藥可以降低復發的風險。而單極性的憂鬱症,無論是輕度或重度,大抵都不需要吃一輩子,通常在醫師的協助下,可以在一至兩年後停藥。

2. 我嘗試看過幾次心理師,但對我比較無益。以我目前所聽到的病友分享,主要可歸結出兩方面的問題:一是覺得晤談費用太過高昂,難以負擔;二是心理治療恐怕比服用藥物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見效。經常聽到的說法是,錢花下去了,初次會談卻得不到好印象。站在病友的立場,坦白說花費是個很現實的問題,能夠負擔這樣龐大的諮商費的人恐怕不多。再加上心理師的談話內容、說話方式、使用措辭都在在影響病友的觀感,一不小心就會造成反效果。國外的「心理醫師」是可以開藥的,而國內只有「心理師」,不得開藥,只能透過談話協助病友。我認為假如症狀尚輕,可以試試看,聽取心理師的建議,但嚴重的話可能還是吃藥比較有效。

3. 雖然在心理諮商方面我並沒有較好的印象,但自己從生病之後就多少會看大眾心理學跟腦科學相關的書。這些書在學術上或許沒有專業論文那麼講究,但多少是有憑有據的。透過實驗結果,了解怎樣的方式能讓心情稍微愉快些,再由這些作者(都是心理師或腦部研究方面的專家)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給讀者。有些還會提供練習,試著做做看的話,其實還蠻有幫助的。越了解這種疾病、了解心靈運作的方式、怎樣使用自我意識去覺察遭到扭曲的思維模式並予以修正…就越能給自己帶來好處。

嚕哩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